为了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守护生态,2025年4月12日上午,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与张掖湿地博物馆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活动——“‘植’此青绿 护鸟同行”。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协助活动策划、现场引导及安全保障,为20名8至12岁青少年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生态课堂。

本次活动分为室内科普宣传与户外实践活动两大环节。在室内科普宣传阶段,首先由青年志愿者成员完成学员签到、分发小黄帽,佩戴“湿地小卫士”袖标工作,随后自然教育师通过生动的PPT与科普视频,向孩子们讲解了黑河湿地常见鸟类的特征与习性。之后,进入户外实践活动环节,志愿者们和湿地自然教育师教会学生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告知学生观鸟安全事项,沿观鸟路径乘坐观光车,自博物馆至鹤影湖一路到达国家湿地公园润泽湖,沿途观鸟并完成鸟类观察记录表的填写。最后,志愿者们还协助组织“童梦绿耕园”绿植种植体验,孩子们亲手栽种鸢尾,为湿地增添新绿。活动尾声,志愿者引导学员分享收获,镜头定格下这场跨越年龄与学科的“绿色对话”。
此次活动,一方面为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以语言优势赋能自然教育,构建起“知识传递—实践参与—文化传播”的新范式。另一方面,不仅是青少年生态教育的创新实践,更成为高校志愿服务与地方单位深度合作的开端。张掖湿地博物馆负责人王钰婷表示,未来将联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分会打造常态化“湿地守护者计划”,孵化多语种生态课程、开发双语科普手册,推动生态保护从“活动体验”升级为“文化行动”,进一步扩大生态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呼吁公众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